其他

新晋“厂红”不靠声线靠脑洞

2016-11-08 中国航天科工四院

他曾是厂里的“歌星”,

现在则以不停扩容的脑洞,

与日俱增的小发明小革新

成为“厂红。




走进南京晨光集团公司十五分厂车间,在充满蓝色工服的厂房里,摆放着粉红色卡片的三个淡黄色收纳柜显得格外扎眼,对面的货架上规整地摆放着五颜六色的盒子。这样的“软装”在厂房里很少见。


这是钳工陆敬升的工位。去年11月,十五分厂领导猛然发现平时喜欢小改小革的陆敬升提出的小发明、小改革竟有20余项,且范围不只局限于物料摆放、工装夹具制作,还涉及生产设备改进、整套工序流程安排,这样规模、系统的创新也很少见。


小试牛刀钳工技能选拔考试状元

1


从晨光技校毕业后,陆敬升先是在晨光修理厂干了8年。2003年,他以钳工技能选拔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十五分厂开始从事冷作装配操作。


能够从事航天产品制造,陆敬升内心无比激动,不过慢慢地他发现新工作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严苛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没有师傅在旁边指导,自己根本不可能单独上手。他跟着师傅慢慢地学,慢慢地进步,凡是重要的东西他都记在本子上,文字说不清楚的就画图。4年后,他终于可以全部独立操作。


随着对工序更加了如指掌,陆敬升开始在自己的工具上打主意,借鉴原先在修理厂的经验,降低个人操作的劳动强度。比如用电动扳手代替手动扳手;利用废料加工制作环形工装,按照图纸标准事先打孔,同样型号的产品只需要对照工装即可,无需图纸,还避免出错;在一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打孔设备上,他设计了一个工装,保证打孔深度恰到好处,使加工效率提高了3倍,也让这台面临淘汰的老设备重获新生……得到师傅、同事的肯定后,陆敬升越来越敢动“大手脚”。 


“他特别肯动脑筋,有什么想法总是来找我讨论。”工艺师易先全因为工作每天都要来陆敬升的工位,两人总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原来打孔需要里外打孔,操作起来十分不便,陆敬升提出能否单面打孔。他俩讨论后,又去找设计师吴怡伟商量,最终经过反复论证,得到了方案可行的结论,也获得了厂领导的允诺。从双面打孔改为单面打孔,一件产品就能节约一天时间,并且避免出错。


把自己“推翻”干100根也不累,还能抽空喝杯水

2



陆敬升的每一个小改革都只是截至目前最好用的状态,只要有新的问题出现,他就会推翻这个,再去尝试新的改革。


长久以来,工人在对一种条形状的产品打孔时,需要两个人控制,才能确保打孔质量。一个产品加工下来,胳膊发酸,并且经常出现人手不够的情况。陆敬升设计出一种工装将产品固定住,使两个人的工作在一个人的手上也能独立完成。


三年以后,任务量增加,他发现,用这样的方法加工,一天干四件产品,身体就会累得吃不消。怎样能让干活轻松些?很快,他利用废旧操作台制作出另一个工装设备,这一次,再也不用举着胳膊,工人只需要坐在板凳上,将产品放进工装,调整机器打孔就可以了。陆敬升开玩笑说,这样做出来的产品非常漂亮,干100根也不累,还能随时空出手来喝杯水。单在这道工序上,加工效率就提高了20倍,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带徒弟,脑洞大开5元钱的水平仪让徒弟轻松上手

3


图片来源:网络

2015年,陆敬升成为技师,很快他也成了师傅,带起了徒弟。带了徒弟后,陆敬升发现,和自己做学徒时一样,每道工序都必须要师傅守在旁。


越来越多的任务量,越来越高的成本要求,越来越严的节点保证,陆敬升开始思考:如何让徒弟学到东西,尽快上手,同时又能防止出错造成质量损失?


新来的徒弟对工具不熟,陆敬升申请了3个收纳柜,将各种工具甚至连钥匙、笔记、眼镜都分门别类地标注在36个抽屉上,同型号产品用的零件用同色系的彩框装好,一目了然,任何人都能快速找到。


他在电动扳手上加装了一个市场上5元钱买来的水平仪,这样在紧固螺栓的时候就避免了歪斜,使得刚来两个月的邱喆也可以轻松操作;来了1年9个月的徐敬翔是大师兄,他已经可以独立完成80%左右的工序;由于陆敬升在工序上的改进,如今可以领回3件产品同时干,以前这些都是不可能的。


关于“厂红”的八卦大家离开后,我唱两小时再走

4


跟陆敬升聊天的时候,他又在思考一个新的方案,希望在设备上做改进。“前几天想得都已经睡不着觉了,不想想了,但就是停不下来。妻子担心我把身体搞垮了。后来我想出一点点,自己揉了揉太阳穴,两分钟后就睡着了。” 


问及“发明”这么多东西的原因,陆敬升很自然地回答:“爱好嘛,我就是喜欢干这个,然后就喜欢去琢磨。”他是个军事迷,一有空就搜索军事解密的节目。“国外那些现代化的企业,对一线工人技术要求不高,否则培养时间太长,成本太高。现在我们还不能做到智能化,所以就要想办法。”


图片来源:晨宣

陆敬升并非工作狂,他还有个业余爱好,比他的技术更早出名。他喜欢唱歌,经常在公司各种歌唱比赛中获得大奖。对于这点,他显得有些含蓄,“我主要唱些流行歌曲,我上晨光技校的时候就喜欢唱,有段时间,等到大家都离开教室后,我就去教室唱两个小时再走,最近几年任务量多了,不怎么唱了。”


未完待续

不久前,该公司工会号召全公司向陆敬升学习,培育“工匠”精神,激发职工创新热情,陆敬升成了公司的大红人。


“我才来十多年,跟厂里那些大师比还差得很远。”陆敬升并不觉得十多年有多长,铁定了心要在工匠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小记:陆敬升的头顶并没有耀眼的光环,但他遇到问题动脑筋、跳出圈子搞创新的精神,却也能竖起一块标杆。成为这样的“厂红”,你也可以做到!



作者:魏勤

编辑:小芹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